“湖南4岁双胞胎姐妹捐血救母”后续:母亲恢复出院

liukang20242天前观众吃瓜159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刘艳)“湖南4岁双胞胎姐妹捐血救母”的故事经长沙晚报等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重视。今天,双胞胎姐妹的母亲、38岁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李女士,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第19天,顺畅经过各项评价,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康复出院。终究以母女三人安全团圆,画上满意句号。
造血重建速度超预期,低龄干细胞显优势
据李女士的主治医生李颖副教授介绍,李女士在移植后第10天粒细胞成功植入,第13天血小板水平回升至安全规模,较同类患者提早2至3天完结造血重建。
“双胞胎姐妹的干细胞不只数量足够,且增殖活性极佳,这可能是加快重建的要害。”血液内科主任李昕教授剖析,同卵双胞胎的基因彻底一致,从前期的干细胞发动和植入后的造血重建来看,重建功率优于一般高龄亲缘供体,加之团队在收集过程中对收集数量的精准调控,终究完结了低苦楚收集、高功率植入。
移植后第12天,李女士出仓
出院前,李女士的血常规检测成果证明供体干细胞彻底植活,粒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均已到达出院的安全数值。未呈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或感染等并发症。
李女士将一面写有“无菌国际守存亡,方寸仓间铸重生”的锦旗赠予医疗团队,呜咽着对医护人员说:“是医护团队和女儿们给了我第2次生命。”
小姐妹康复如常,用画笔记载夸姣的一家
护士长阮春红介绍,为母亲捐赠干细胞的双胞胎姐妹,在收集后次日即出院,一周后血常规复查无反常,现在已重返幼儿园。更令人欣慰的是, 两个孩子全程未呈现贫血或免疫力下降等状况,生动好动的天分一点点未受影响。
阮春红回想,小姐妹俩出院时,还特意在病房里留下了她们的画作,“两个小宝贝说‘要把她们一家人夸姣在一起的故事’,讲给怕打针的小朋友听。”
现在,李女士将进入定时随访阶段。而那两双曾紧握画笔为母亲“画”出生命期望的小手,从头迎接回打败病魔的亲爱的妈妈。这也正是血液内科整体医务人员为之尽力的夸姣愿景。
儿童捐赠不影响健康,但需严厉评价习惯证
血液内科主任李昕表明,造血干细胞捐赠经过外周血别离完结,无需骨髓穿刺,无需麻醉,且捐赠后1至2周内可彻底再生。“从医学监测和长时间随访看,儿童捐赠不影响健康,也不影响后期的生长发育,但需严厉评价习惯证”。
此次成功事例背面,是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多项技术壁垒的打破。一方面,在本次“低龄供体个性化收集”中,增加了颈内静脉置管通路,处理了幼童外周血管条件差、耐受性差难题;本次收集采用了“低体重双供者计划”,经过对同基因型双胞胎供者同步收集,保证成人受者需求,减轻供者屡次收集的担负。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展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收集现已20余年,年移植量均在百例以上,其间异基因移植占比约75%,患者3年生存率82.4%。近年来更在晚年移植(>65岁)、CART细胞医治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范畴屡创佳绩。“这次双胞胎供体移植,为缺少传统意义上‘适宜供者’而无法移植的患者供给了低龄供者收集的新思路和经历。”李昕表明。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年仅4岁半!双胞胎姐妹携手“救妈妈”

“打针痛不痛呀?”每逢护理姐姐这样问年仅4岁半的双胞胎姐妹都悄悄摇头平常打针也会哭的孩子为什么自动挽起袖子含着眼泪、一声不吭因为她们知道自己是来“捐血救妈妈”3月26日上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干...

湖南4岁双胞胎姐妹“捐血救母”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6日讯(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李姗 刘艳 杨龙)“妈妈你在干什么?”“妈妈在打针,你和妹妹痛不痛啊?”“不痛,妈妈,咱们在讲故事……”“姐姐,你和妹妹要英勇,加油啊!等妈妈的病好...

友情链接: